叶下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草市街戏具尽展国粹华美北京日报客户端 [复制链接]

1#

开栏的话:

胡同,是老北京的城市名片。这里有传承百年的老建筑和民俗文化,有口口相传的名人轶事,有年轻人带来的新潮文化和生活方式,交融共生、生机勃勃。本报开设“趣胡同”专栏,带您探访新时代胡同里那些有故事的人和有趣的事儿。

前几日,《贵妃醉酒》在长安大戏院再迎满堂彩,梅派青衣张慧芳饰演的杨贵妃,扮相高贵,唱腔精彩,凤冠、云肩、蟒袍、霞帔……一颦一笑,水袖飞舞,国粹之美,令人赞叹。

拿出年所设计的传统流派蟒身图样,孙颖为两位徒弟讲解要点。

很少有人知道,这华美戏服的制作地,就藏在一条胡同之中。

出珠市口地铁站,向南奔西草市街,青砖灰瓦的胡同里,有一间小平房,挂着的牌匾上写着“国粹苑”,这里是北京剧装厂。虽说藏身胡同、门面不大,但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单位。年成立至今的60余年间,剧装厂的手艺人用匠心传承着这珍贵的技艺,守护着华美的梨园行头。

剧装厂裁剪师对刺绣完成的蟒袍进行裁剪。李瑶摄

剧装厂设计室里的架子上、柜子里随处可见一摞摞牛皮纸卷。“这可都是剧装厂的大宝贝!”64岁的孙颖说,她年入厂拜师学艺,如今已是国家级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牛皮纸里卷的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图样,覆盖梅、尚、程、荀各大流派的各式戏服图案,共有蟒袍、道袍、箭衣、斗篷等上百种、上万件,堪称我们的‘样本库’。”

眼下,孙颖正带着两位徒弟制作《下陈州》演员所用的蟒袍,原始图样便从“样本库”而来。

孙颖拿出一个牛皮纸卷,打开,一张约1.5米长、1米宽的“双龙戏珠”蟒身图案跃入眼帘,上方一龙俯冲而下,欲环珠而动,下方一龙昂头朝上,欲翻身腾跃,卧水呈轮状卷起,整幅图气派豪放。仔细端详,图样空白地方还写着“年6月,孙颖”的字样。

要画一张如此精美的图样,得多年的勤学苦练。孙颖回忆,“刚进厂我还是个门外汉,先跟着尹元贞、王敏政两位老师傅学徒,一边学各大流派戏曲艺术风格,一边学着画些兰草、串边花等小纹样。后来能独立设计图样了,也是几遍十几遍地改。师傅严厉,草图屡次被推翻,我抹掉眼泪继续画。”功夫不负有心人,孙颖终于设计出既好看、又利于刺绣呈现的精品,还受到当时亲自来选戏服的张君秋、刘雪涛、李世济等名家肯定。

梨园行讲究“宁穿破、不穿错”,传统历史剧戏服有固定规制,讲得就是“守正”。对照着当年的蟒身“样本”,孙颖的徒弟张倩原原本本依样画出,“大到一条龙体的形态,小到龙鳞的走向,都得按照图样来,一点都不能走样。”张倩说。设计图样只是制作剧装的其中一步,一套完整的剧装要经过选料、设计、扎样、刷活、刺绣、剪裁、承做等十多个严格的步骤。截至目前,孙颖带领团队不仅为“角儿们”制作戏服,还先后复制了故宫博物院帝后大婚幔帐、龙袍服饰、贵妃幔帐、铺垫等绣品余件。

不仅有守正,还有创新。孙颖介绍,新编历史剧用到的剧服戏具,会参照图样的固定年代,在其基础上,进行款式、图案、色彩等的创新。

虽然已经退休,但孙颖还在厂里忙碌,培养后辈,她说,“剧装厂60多年来,只研究了剧装这一件事儿,作为传承人,我必须要求自己做精做细,用匠心对待每一件剧装,让这项民族技艺历久弥新。”

胡同静谧,上万件剧装图样,呈现着百年国粹的华美;那一笔一画,刺绣飞针之间,也传承着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匠心故事。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瑶

流程编辑邰绍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