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轼进寺庙大喊一声秃驴何在,小和尚回 [复制链接]

1#

苏轼作为“世界影响最深远的十大文人”中唯一一个上榜的中国文人,他的成就是不可小觑的。无论是诗歌还是词,无论是书法还是功绩,苏轼堪称是绝唱。年少时期一考成名、得到大文豪欧阳修的青睐,进入仕途之后有屡建奇功,然而官场坎坷的他,在光鲜的履历中由平添了一丝沧桑。

苏东坡不愧为“千古第一文人”。提起他,除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与洒脱、更有他“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的悠然自得。除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外,还有他疏通水患、修建水利的丰功伟绩。虽然苏轼是一个可以称为伟大的文人,但是他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文人。作为一个平常人,他也有着一些奇闻佚事。

01苏轼往事

苏轼从小生长在一个书香门第,爷爷苏序能识文断字,又善于经商,给苏家打下了深厚的家底。这也为苏轼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爷爷性格豁达乐观,面对生活生活的变故都能淡然自若、乐得其趣。苏轼后来多次被贬谪,仍然能乐得自在,大抵是从爷爷这里继承的好心态吧!

父亲苏洵为三苏之一,学识渊博。年轻时云游四海,增长了不少见识。其笔力雄健、文风旷达,著作颇多。想必有这样知书达理的父亲,苏轼的教育环境、成长环境都是极佳的。

弟弟苏辙后为北宋官员,尤其擅长政论与史论,当时科举之时便长篇大论的论述了时局政事的得失,殿试时大放异彩。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与苏轼同在“唐宋八大家”中,文学造诣极高。父子三人被并称为“三苏”,声名远扬。

父亲苏洵为他起名为“轼”是别有深意的。轼是一辆车上前方的横木,是车上最不起眼的一块木头,用以平衡整个车身的水准。父亲为什么选用这样的字眼给孩子命名?

原来苏轼从小就天赋异禀,时常在同龄的孩子面前大放异彩。父亲觉得“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而苏轼小小年纪却出尽风头,即便是才华出众也不可以此作为资本来炫耀,君子玉韫珠藏,才华不可在人前卖弄。所以用“轼”命名,希望苏轼可以懂得收敛自己的才华。

而弟弟则为人内向。父亲以“辙”命名,“辙”是车走过地上之后留下的印记,父亲希望苏辙能够勇敢一些,不要像茶壶煮饺子般的过活。事实证明苏洵的判断极为正确,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两个儿子都名声大噪,当然最出色的当属苏轼。

02“第二名”的苏轼

等到兄弟二人长大以后,为了继承祖上科举的梦,苏洵带着苏轼苏辙赴京赶考。

三人通过层层选拔终于进入了决赛圈。当时主持文坛的是大文豪欧阳修,这场考试最终的主考官便是他。当时欧阳修有一个十分喜欢的徒弟叫曾巩,此人也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功底极为深厚,尤其擅长词的写作,深得欧阳修真传。

在评判考卷时,欧阳修拿到一张试卷,觉得此文章文笔极好、甚为满意。他断定这篇文章定是出自自己的徒弟曾巩之手。身为主考官给自己的徒弟状元难免有偏袒之嫌,便给了此人第二名。

谁知成绩一出,欧阳修发现第二名竟然不是自己的得意门生,那篇极好的文章竟然是苏轼写的!这个穷乡僻壤出来的年轻人文笔功力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对他大为赞赏,随后苏轼凭借着这个“第二名”开启了他的仕途之旅。

03奇闻佚事

进入仕途后的苏轼,因为才华横溢,所以朋友广泛。其中有一个身份特殊的朋友——此人名为佛印。听名字便知道他是一个佛道中人。他是一个在寺庙修行的和尚,苏东坡很喜欢与他谈天说地。

前面我们说过,苏东坡因为总是在他人面前出风头,而被父亲起名为“轼”。可苏轼却在考场上大放异彩,金子是不会被土埋没的。他自称世界上没有他没读过的书,如此博闻强识,自然也喜欢对朋友揶揄。

一次苏轼去庙里找佛印聊天,二人坐在柳树下谈天说地。平时谁都说不过苏轼,可这个小和尚对佛法参悟的很深,悟性很高,二人的交谈中苏东坡始终没有占得上风。

突然苏东坡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鬼点子,他想要逗一逗这个小和尚,便问佛印:“佛印呐,看你对佛法如此了解,不知道你修行到了什么地步了?以你现在的眼睛看我,我像什么?”佛印仔细地看了苏东坡后回答:“我看东坡像一尊佛。”苏轼哈哈大笑,说:“太有趣了,我看你呀像一坨牛粪!”说罢东坡笑个不停,觉得自己终于赢过佛印一次了,他欢喜的不得了。然而佛印仍然是静静的打坐。

回家便把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妹妹,觉得自己站到了一个大便宜,希望妹妹能对他夸奖。谁料妹妹竟然大声训斥苏东坡:“你怎么还笑得出来呀!心中有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人家佛印和尚心中有佛,见你便是一一尊佛像。而你竟然说看人家是一坨牛屎,自己想想你心里装得都是些什么东西!你和佛印的境界比起来真是差太远了!”

说罢苏轼觉得自己羞愧难当,随即想要向佛印道歉。到了寺庙后,苏轼转了一圈都没找到佛印,只见到一小和尚在扫地,于是苏轼上前想要询问佛印在哪,谁知因为习惯了逗弄佛印,便随口问道:“秃驴何在?”小和尚听到苏轼这么问,随即手向东指,说道:“东坡吃草!”真是将东坡一下子噎得说不出话来!这段趣事也成为了千古佳句。

04总结

苏轼是闻名中外的大文豪,他一生的贡献极多。诗与大诗人黄庭坚并成为“苏黄”、词与英雄词人辛弃疾并成为“苏辛”。他又是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同时又在绘画上有着很高的造诣。这样似乎遥不可及的巨匠,也有着如此的趣事,却也使得苏轼这个任务更加丰满、更加令人喜爱。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