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挽歌:压倒帝国的最后稻草——党锢
东汉末年,政权黑暗,买官卖官现象不仅得不到掌权者的禁止,反而演变到了公开的地步。只要你有钱,位居高官不是梦想,甚至连政府最高领导人(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都可以买到。
有钱能使鬼推磨
正是那个时代人们最真实的写照。
就在这个岌岌可危的时代,这个政权已经走到末路的王朝,却仍然看不到一丝可以转机的希望。
随着外戚和宦官的不断掌权,汉朝的朝政终于走到了尽头。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一些胸怀天下,立志救万民于水火的士大夫们纷纷出山,希望拯救世局。
可惜他们崇高的理想最终都只会被黑暗且自私的掌权者们“泼一脸冷水”。
东汉政权自从合帝之后便长期由宦官和外戚轮流把持,到了汉桓帝和灵帝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黑暗腐败的朝政,以及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终于把这个早就腐朽不堪的王朝拉到了“崩溃”的边缘。
党锢之祸——小人的欢笑,君子的悲哀
宦官集团把持朝政之后,这些本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们”只知道为自己谋取私利,于是他们欺上瞒下,借助皇帝的信任,肆意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并先后制造了两次“惨绝人寰”的“党锢之祸”。
世人正义,而统治者“有眼无珠”——党锢之祸起因
公元年,也是距离这个王朝灭亡只剩下了最后的49年。
虽然这个王朝还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却早就已经显现出“衰败”的迹象。
恃宠而骄,妄视人伦
在这一年,“著名的”宦官头子赵忠的父亲去世了,自持皇帝“宠幸”的赵忠蔑视朝纲,不顾等级差距,用超出常规的葬礼隆重地安葬了自己的父亲。
对于那个“三纲五常”严明,“人伦道德”苛刻的封建王朝来说,他的所作所为显然是不能容忍的。
于是刚正严明且不畏强权的士大夫朱穆便带领手下,亲自挖开了这个坟墓。
果不其然,经过他的调查发现:
里边的玉匣、木偶等皆属于违规葬品,是不允许出现在这里的。
先下手为强,被逼的“倒打一耙”
但就在朱穆下令逮捕赵忠及其家属的时候,心狠手辣而又不择手段的赵忠却倒打一耙。
凭借皇帝的信任与宠幸,赵忠告状成功,诬陷朱穆“没事找事”、“霍乱朝政”。
后来虽然迫于时政压力,朱穆最终被释放。
但却也因此受到了宦官的记恨,直到朱穆死去,这位刚正不阿的士大夫终身都没得到重用。
无独有偶
本应为“中兴之臣”,可惜却“自掘坟墓”
在九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年),按捺不住寂寞的宦官们又出来搞事情。
这一年东汉爆发“羌族叛乱”,东汉最后的名将皇甫规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平定叛乱。
但迎接他的却不是“皇帝的赏赐”,更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宦官们的“敲诈勒索。
刚正清廉的皇甫规自然不肯,问题是就算他愿意,作为一名“清官”,他确实也拿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来。
本应身前荣誉等身,身后名声外显,却无端受难
因为皇甫规的“不识抬举”,于是恼羞成怒的宦官们便诬陷皇甫规“私扣军饷”、“家财万卷”。
这位本应该成为东汉末年“中流砥柱”的中兴名臣,就这么锒铛入狱了。
迟到的正义,却是时代最后的“公正”
后来因为太学生张风等士人的拼死上书,这位名将先生最终免灾这“莫须有”的罪名。
这是前期士人集团反抗宦官乱政的重大胜利,也是他们仅有的最后一次胜利。
这些活动不仅为许许多多被诬陷,被诽谤的士人平反昭雪,还给了宦官们巨大的施政压力,使得他们短期内不敢再闹出什么重大的乱子。
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更没有使得统治者悔过自新。
党锢之祸的高潮:宦官们的欢笑,士人集团的悲哀
随着,士人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日益对立,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于是,在某一天,这个本就已经被“点燃的炸药桶”,终于“爆炸”了。
第一次党锢事件爆发
在这场较量中,宦官集团率先发力,他们诬告士人集团“结党营私,诽谤朝廷”。
对宦官们深信不疑且没有经过仔细调查的汉桓帝当即下令:逮捕。
这次牵连范围极其广大,每个郡都有或多或少的士人被“捉拿归案”,有的郡甚至多达几百人。
好在士人也并不是“软柿子”。
第二年,有个叫贾彪的颍川人,自告奋勇到洛阳替党人申冤叫屈,汉桓帝的岳父窦武也上书要求释放党人。
李膺在牢里采取以守为攻的办法,故意招出了好些宦官的子弟,说他们也是党人。
宦官害怕,就对汉桓帝说:“现在天时不正常,应当施行大赦。”
汉桓帝对宦官是唯命是从的,马上宣布大赦,把两百多名党人全部释放了。
未雨绸缪,但却坏事做尽
为了防止士人集团的“再次崛起”,在“党人”被释放之后,心狠手黑且对他们恨之入骨的宦官集团们便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先是不允许“党人”在京城居住留,把他们打发回家。
后来就干脆向全国各地通报他们的名字,惩罚他们一辈子不能做官。
这对于一心想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一族们显然是不能忍受的。
这一招,当真是狠辣。
历史虽黑暗,正义始光明
虽然因为汉桓帝的无能以及对宦官们的无脑宠幸导致朝政更加黑暗,时局也是风雨飘摇。
但正直且勇敢的“党人”们却是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赞誉。
党人范滂出狱回家,家乡人迎接他的车多达数千辆。其它士人返乡之时也得到了家乡的热烈欢迎。
只可惜大厦将倾,非一人所能支撑,最终东汉还是灭亡了。
今天的内容介绍到这里就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