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罗衣初卸露黄肤,累累嵌成万颗珠,喜见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39.net/pf/a_4769919.html

题画豆玉蜀黍

清代:王彰

雨过疏篱蟋蟀鸣,夕阳西下月出生。

乡村风景秋来好,一架新凉话豆棚。

罗衣初卸露黄肤,累累嵌成万颗珠。

最爱佳名同菽粟,秋收满斛不输租。

偶尔读到这首诗,看到题目就倍感亲切,因为在我的家乡,玉米也叫玉蜀黍。读完更是似乎看到了家乡那路边点缀着或黄、或紫花朵的瓜秧、豆角秧,似乎看到了村外的千里青纱帐,看到了青纱帐里隐隐绰绰裹着绿罗衣的玉蜀黍。

我的家乡是一片广袤的平原,不傍山也不依水,似乎没有山明水秀的钟灵毓秀。但这千里平原却很是肥沃,很适合种地,夏收小麦,秋收玉米。我们家乡那些老实、忠厚、勤劳的人就是这片地养出来的。在秋季,出了村,眼里满满的都是绿,玉米杆是很高的,一个人走在里面似乎就像一滴水滴到大海里。

小时候最喜欢秋收的季节了,因为这个季节意味着可以吃到香甜的嫩玉米,那时候村里很穷,没有现在各种各样的零食,心疼孩子的大人们,总会在玉米没有完全长熟,嫩得可以掐出水的时候,掰一些回来,让孩子们解解馋。那时候每逢大人们背回一箩筐玉米后,总是会很积极地帮忙剥皮,一层一层剥掉绿色的外皮,然后露出如同嵌满黄珍珠似的玉米棒,再细细地摘掉长长的紫色缨子,看着捧在手心里光裸如初生婴儿、粒粒饱满地玉米,满怀期待地放进锅里煮,然后再眼巴巴地等着玉米甜香飘出来。吃的时候是满足地、雀跃的,毕竟也算一次改善伙食。

另外一个喜欢秋收季节的原因就是这意味着会来一个长长的秋假,现在的孩子或者城里的孩子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假期。但那时候我们是有过的,因为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现代化机器,收玉米都是纯手工,需要先一颗一颗把玉米杆放到,然后再一个一个把玉米棒掰下来,拉回家后再一个一个剥出来,之后再手工把那一粒一粒的玉米仔再扣下来,耗时很长,所以才有了这个假期。

当然,假期不是意味着就可以疯玩了,那时候的孩子早当家,虽然可能出不了什么太大的力,但孩子都会去地里帮忙的。犹记得在玉米地里,盈满鼻腔的草木味,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是那么的清香、悠长,似乎想想都能让人神清气爽。

大人、孩子们都热火朝天地忙着,田里除了草木的清香,也回荡着大家的笑语,大家都那么开怀,大人是因为丰收喜悦。小孩子却是也有自己的乐趣的,在帮忙的同时,偶尔会找几个看起来汁水香甜的玉米杆来尝尝,是真的有那种不输于甘蔗的味道的,能碰上一个也能高兴半天,干起活来也有动力。男孩子们则多一项乐趣,秋天的玉米田里是有很多蟋蟀呀、螳螂呀活动的,它们时不时地跳出来在人前晃一下,总是勾的好动又好奇的孩子心里痒痒,手也痒痒,多晃几下后,就再忍不住去扑了。等到忙完后,大家再比一比谁的多,谁的大些,壮些。现在有了机器后,孩子们不必再去地里风吹日晒,但也少了这份野趣。

等玉米收回了家,也不是就万事大吉了,还是要忙一通,那时候剥皮的任务是少不了我们这些孩子的,但那时候剥的也是很欢乐的,总是和弟弟们把大大的玉米堆想成一个个需要攻克的城堡,在上面做各种标记,这个代表一个城,那个代表另一个城,看大家谁先胜利。等黄灿灿的玉米一个个被剥出来,或晒的满满一房顶,或码成高高的几垛,心里是很有成就感的。

现在大多数时间都窝在了城市里,偶尔回家,看到高高的、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是那么愉悦。只是今年听家里人说,县里不让再种玉米和小麦,不知道会不会成真,只是希望不要毁了养育这方人的这片地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