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子,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Glochidionpuberum(L.)Hutch.的果实。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灌木。全株大部密被柔毛。叶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基部楔形,托叶三角形。花雌雄同株或异株,2-5朵簇生叶腋,雄花束常生于小枝下部,雌花束在上部,有时雌花和雄花同生于叶腋。萼片6,窄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雄花雄蕊3,合生成圆柱状。雌花花柱合生呈环状。蒴果扁球状,熟时带红色,花柱宿存。花期4-8月,果期7-11月。产于陕甘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各省。种子含油,根、茎、叶和果实均可药用,也可作农药,全株可提制栲胶,叶可作绿肥。别名黎击子、野南瓜、柿子椒、算盘珠、八瓣橘、馒头果、水金瓜、红橘仔、地金瓜、血木瓜、野北瓜子、磨盘树子、山金瓜、山油柑、臭山橘、山橘子、山馒头、狮子滚球、雷打柿、万豆子、寿脾子、牛萘、八楞橘、八楞楂、百梗桔、野蕃蒲、金骨风、野毛楂、百荚橘、百荚结、小孩拳。入药部位果实。性味味苦,性凉,小*。归经归肾经。功效清热除湿,解*利咽,行气活血。主治痢疾,泄泻,*疸,疟疾,淋浊,带下,咽喉肿痛,牙痛,疝痛,产后腹痛。相关配伍1、治*疸:算盘子60g,大米(炒焦*)30-60g。水煎服。(《甘肃中草药手册》)2、治尿道炎,小便不利:野南瓜果实15-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使用注意有小*,不可过量服用。采集加工秋季采摘,拣净杂质,晒干。形态特征算盘子,又名橘子草、蝉子树、西瓜树、果合草、血泡木。现代应用治疗痢疾。相关论述1、《分类草药性》:“清火,消虚气。治牙痛,淋浊,膀胱疝气。”2、《安徽中草药》:“除湿止泻,清热解*,活血散瘀。主治睾丸炎,痔疮肿痛,赤白带下,产后腹痛。”毛果算盘子,又名漆大姑、磨子果、毛七哥、藤蓝果等,为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区,常生长在丘陵山坡、灌木丛中或林缘,算盘子属于大家族,其中较常见的有毛果算盘子、厚叶算盘子和香港算盘子、艾胶算盘子,共四种。其中毛果算盘子也算是山上的大户人家了,身上老裹着长柔毛犹显高贵。因有毛算盘叶子是治疗漆树过敏的特效药,所以别名叫漆大姑,民间习惯用叶子治疗湿疹等皮肤病。根部木质红色,味涩,破血行气,消积之力甚强,能涩肠止痢,活血消肿,散瘀止痛等,对各种肠炎、瘰疬、久咳不止、跌打损伤等效果都很好,果实亦供药用,能清肺热,利咽喉、止咳。但是在我们这里叫算盘子的只有两种,一种叶子有毛,一种叶子没毛,有毛算盘子果实长得像小南瓜,有些地方也叫它野南瓜,药用功效相似,不过一般药书很少介绍,但在民间用途很广,算是常用的一味草药。根及叶药用,具有清热利湿,解*止痒之功效。根主治肠炎,痢疾;叶外用治生漆过敏,水田皮炎,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剥落性皮炎等症,用法:煎水外洗。《植物名实图考》中,也将算盘子叫作野南瓜,看果实的外形确实有几分像是南瓜,只不过是非常迷你的小南瓜。“野南瓜,一名算盘子,一名柿子椒。抚,建,赣南,长沙山坡皆有之,高尺余,叶附茎对生如槐、檀,叶微厚硬,茎下开四出小*花,结实如南瓜,形小于凫茈(即荸荠,南方人叫作马蹄)。秋后迸裂,子缀壳上如丹珠。”这是《植物名实图考》中对算盘子的描述,虽简略,却极其恰当。民间有用算盘子来治痢疾的经验:取其茎及根煎水与白糖服之。据说,用它的叶子煮水漱口,还可以缓解牙痛。而对于现代的生物学家来说,经过研究发现算盘子种子可榨油,含油量20%,供制肥皂或作润滑油。根、茎、叶和果实均可药用,也可作农药,叶可作绿肥,置于粪池可杀蛆。算盘子在华南荒山灌丛极为常见,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