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食物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528069.html“火龙来了,呜呼,呜呼……”今年中秋节(10月1日),在九江镇上东社区,大人们用稻秆扎*身形状,用手工卡纸粘贴*头,配上灯饰,插上燃着的香,由几个小孩挥舞舞动,走街串巷,给各家各户送祝福。
“除了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还有舞火龙!很高兴传统的舞火龙活动得以恢复,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上东村民张璞波表示,通过舞火龙活动,孩子们到各个邻居家门前舞龙祝贺,分享喜悦,不仅活跃了邻里关系,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为了恢复舞火龙活动,张璞波发动全家人,早早准备材料扎火龙。张璞波介绍,扎火龙虽无定法,但每条火龙都要经过类似的流程才能“生成”。据了解,佛山地区“火龙”龙身要用两厘米粗的麻绳或者采集一种俗称为马屎藤的植物作为龙筋,龙筋是整条“火龙”的支撑,然后折榕树枝扎*身,圆形的榕树叶作为龙鳞,取榕树根须作为龙须,带叶的榕树枝作为龙尾。龙头、龙角则需要用铁条烧焊成架子,装饰树枝树叶,手电筒作为龙眼。至此,“火龙”的基本框架就扎起来了。
舞火龙以前是佛山人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有时长达几十米,用珍珠草扎成长长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中秋之夜,村里的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九江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九江便发生瘟疫。为驱除瘟疫,人们便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下来。
“以前舞火龙都是村民自发组织,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很多中秋习俗已经消失,多数人过中秋节就是吃月饼看电视,忘记了中秋原本是一个热闹狂欢的节日。”张璞波介绍,中秋夜居民放下各种俗务,打开各家各户的铁门,一起走到乡村广场,一边相互聊天,一边看烟雾弥漫处,火龙狂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享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