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草皆有药芋 [复制链接]

1#

芋别名:芋头、芋艿。

芋为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芋作农作物时,为一年生植物栽培。块茎可食,可作羹菜,也可代粮或制淀。自古视为重要的粮食补助或救荒作物。少数地区以芋头为主粮。叶柄为常用的猪饲料。

芋在中国多省均有栽培。性喜高温湿润,不耐旱,较耐阴,水田或旱地均可栽培。芋对土壤适应性广,以肥沃深厚、保水力强的粘质土为宜。

芋为多年湿生草本。地下块茎通常卵形或类圆形,肉质,外面褐色,有根须,常生多数小球茎,均富含淀粉。根生叶2-5枚或更多,叶片卵状广椭圆形,长20-50厘米,先端短尖或短渐尖,侧脉4对,斜伸达叶缘,后裂片浑圆成耳状,合生长度达1/2-1/3,弯缺较钝,深3-5厘米。叶柄长于叶片,长20-90厘米,绿色,稍方,肥厚,肉质,淡绿紫色,基脉相交成30度角,外侧脉2-3,内侧1-2条,不明显。花序柄常单生,短于叶柄。夏季开花,佛焰苞长短不一,一般为25厘米左右,管部绿色,长约4厘米,粗2.2厘米,长卵形,檐部披针形或椭圆形,长约17厘米,展开成舟状,边缘内卷,淡*色至绿白色。肉穗花序长约10厘米,短于佛焰苞,雌花序长圆锥状,长3-3.5厘米,下部粗1.2厘米;中性花序长约3-3.3厘米,细圆柱状。雄花序圆柱形,长4-4.5厘米,粗7毫米,顶端骤狭。附属器钻形,长约1厘米,粗不及1毫米。

芋子(块茎)性味:

平、滑、甘、辛,有小*。

芋子功效:

宽肠胃,充肌肤,滑中,多食令人肥白,开胃通肠胃,破宿血,去死肌,下气,调中补虚,行气消胀,益力气,壮筋骨,袪暑热,止痛消炎。

芋子主治:

腹中癖气,血热烦渴,身上浮风,疮冒风邪,头上软癤。

茎叶性味:

冷、滑、辛,无*。

茎叶功效:

除烦止泻。

茎叶主治:

妊娠心烦迷闷,胎动不安,痈肿*痛,蛇虫咬伤,蜂螫,蜘蛛咬伤,*水疮。

民间应用:

1、便血日久:芋根4钱,水煎服,白痢兑白糖,红痢兑红糖。

2、腹泻痢疾:芋茎(叶柄),陈萝卜根、大蒜,水煎服。或芋头、马齿苋、萝卜、车前草、叶下珠、龙芽草,水煎冲红、白糖服。

3、牛皮癣:大芋头、生大蒜共捣烂,敷患处。

4、汤火伤:新鲜芋头捣烂,敷患处。

5、筋骨痛、无名肿*、蛇虫伤:茎捣烂,敷患处。或用芋头磨麻油搽,未破皮者用醋磨涂患处。

6、蜂螫、蜘蛛咬伤:叶捣烂,敷患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