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向大家介绍的有
港澳台的风土人情
向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分享升学信息
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获得了大家的喜爱与支持
小P很开心很感动
上一篇中我们讲了小卖部中好吃好玩的,所以今天要讲什么呢??(好期待好期待)
让我们欢迎本学期最后终章
港澳台地区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
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
什么是非遗?
非遗の秘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众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
点此拉开抽屉,一探究竟
听完对非遗的介绍,大家是不是都很期待接下来的内容呢?那就让我们一一来看!
壹
香港:大坑舞火龙
火龙??好害怕!
其实不是真的火龙啦!
大坑舞火龙位于香港岛铜锣湾区的大坑。传说啊,光绪六年,大坑曾经发生过一场瘟疫,村民便制作一条火龙,在中秋前后的三个晚上,舞动着火龙绕村巡游,并燃放爆竹。之后,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以后,大坑每年中秋节前后三天都会进行舞火龙活动,以保合境平安。
—
香港
大坑舞火龙
好炫的文化啊!古人是怎么想到的呢?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据说大坑原为客家渔村,村民以耕种及打鱼为生。直到某年大坑发生风灾以致瘟疫,死人无数,有村民提议于中秋节在村周围舞火龙,烧爆竹,希望驱除瘟疫。自此当地人每年中秋节前后三日都会舞火龙,祈求风调雨顺,合家平安。近代人认为由于爆竹中所含的硫磺有杀菌功效,故舞火龙驱瘟疫之习俗仍有科学根据。
好有趣的样子,能提供更多细节吗!!
舞火龙活动在铜锣湾大坑区进行,巡经路线包括莲花宫、浣纱街、安庶庇街、新村街、布朗街和华伦街。火龙扎作方法十分讲究,龙身全长呎,除龙头龙尾外,规定全身分成32节。龙身由珍珠草扎成,全身插满长寿香,故称火龙。龙头则由藤条屈曲为骨架;龙牙以锯齿的铁片造成;双眼睛是手电筒;舌头是漆红的木片。带引舞龙的珠球是个沙田柚。舞龙时,全条龙身都插上火红的香,在夜间舞动,点点星火,十分可观。
·价值·
舞火龙是趋吉避凶的民众信仰的体现之一,最重要是体现了大坑的传统文化,非常具有当地的烟火气息,是香港不可或缺的文化。同时,舞火龙制造的手艺十分繁琐、灵活、多样,十分值得本港子孙的传承。年6月,“中秋节——大坑舞火龙”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大坑坊众福利会获得大坑舞火龙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需要通过舞火龙的方式来防止瘟疫。因此舞火龙之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标签,在火龙飞舞之时,与我们的先辈们共鸣。
贰
澳门:鱼形醉龙节
??龙也会喝醉吗?
醉龙不是龙喝醉了!
每年每逢四月初七的傍晚,澳门从事鱼业批发或零售的居民,便汇聚在菜市场,无分彼此,个个席地而坐,围台进餐,形成“龙船头长寿饭”传统。酒席间,行友们舞动香案上的木龙祈福;四月初八,则由全行会成员在澳门三街会馆举办舞醉龙醒狮活动,进行祭祀、舞醉龙醒狮表演、街道巡游、派发龙船头饭等仪式。
—
澳门
鱼形醉龙节
醉龙又是怎么来的呢?
醉龙传说源自数百年前的广东省香山县。那时香山境内瘟疫横流,乡民求助佛祖,抬着佛像路过河边时,河中突然跃出一条大蛇,遭乡民砍断后血染河水。乡民喝了河水除病祛瘟,都认为大蛇是龙的降凡,便创造出舞醉龙以志纪念,藉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这吉祥日子。祈求风调雨顺,消弭水祸而举行的祭祀活动。
“醉”字感觉有很多含义吧
澳门鲜鱼行的“舞醉龙”众多优良中华文化瑰宝当中,唯一借酒意来提升她的神髓。别看舞者醉步连连,原来舞醉龙也要讲求步法,要求“醉中有序,又要序中有醉”绝非易事。每到醉龙起舞的这一天,舞醉龙的人醉了,沉醉在丰收的喜悦中和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围观的人们包括远方的游客也醉了,醉心于雄健优美的舞醉龙动作和激昂的醉龙鼓节拍中。
·价值·
澳门鱼行醉龙节活动传承中华民族“龙”的精神,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与祝福,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进社区及行业团结协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亦有民俗学、历史学研究价值。
醉龙之于我们,除了有传统文化上的意义,更有着邻里和睦家庭团结的美好象征,值得我们去推广。
叁
台湾:春仔花
这是什么花?
不是花哦。
春仔花原是台湾民间的手工艺之一,也是早期地方妈妈们手工贴补家用的经济来源。嫁娶时,人们配戴“春仔花”,充满了家人祝福与庶民美学,但随时代变迁,春仔花逐渐消失在生活中。
“春”,是台语有“剩”的意思,意旨喜事有余、福气不断,也有期许新娘嫁到夫家可以子孙满堂、丰衣足食的祝福之意。
春
仔
花
太绝妙了!哪个天才想到的啊
追溯历史,已有四百多年之久。据查考明嘉靖年间,洪厝村在京任刑部右侍郎的洪朝选适值元宵佳节回故里祭祖,在祭祖仪式上,他发现凡祭品上都插着春仔花,随从的微臣奴婢头上也都插有春仔花,赏心悦目,这引起了洪朝选的极大兴趣。于是,洪朝选让家眷与侍女们也学着扎制春花。在洪朝选的带动下,洪厝村家家户户的剩余劳动力也扎制起春花来。春仔花习俗就这样在闽南地区传承下来并且发展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人们头上都要插上各类的春仔花。
我现在能自己做吗?
不能!新娘的春仔花是由新娘自己亲手制作,表示自己心思细腻、手巧,女红能力很好,另外新娘也会制作婆婆花作为回礼赠与婆婆。
同时,“春仔花”具有古朴、典雅、自然、大方的特点,既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性。
·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妇女发型的改变,在闽南地区对这种头花的使用愈来愈少。虽然这种源自洪厝村的传统习俗仍能在漳州、泉州等地,在港澳台地区和在海外华侨华人同胞居住地保留着,这种文化绝不该止步于此,它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嫁娶的美好祝福之意,值得我们保留并推广。
看完上述的介绍,想必大家都沉浸于非遗文化带来的震撼之中吧。
大家最喜欢的非遗是哪一个呢?
HONGKONG
大坑舞火龙
香港
向右滑动来评分
(多滑动几次)
MACAU
鱼形醉龙节
澳门
向右滑动来评分
(多滑动几次)
TAIWAN
春仔花
台湾
向右滑动来评分
(多滑动几次)
小P小P,可是非遗文化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之于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港澳台与中国内地一样,同样拥有丰富有趣的历史文化。P仔一直想让大家多多了解我们local的一些独特文化,分享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至此,IPCA这学年的全部推文
就暂告一段落哟~
在这里做个小小预告!
接下来这一年会有
国情课系列的推送
港澳台的加密语言系列
各种与三地生活息息相关的咨询
总之是各种离不开我们大学日常生活的原创
我们下学期再见啦!
文稿:林嘉希李健宇刘俐孚
图片:高小桥部分来自网络
视频:来自网络/编辑:徐端与
审核:邓翠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