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少年拾一宝物从此青去直上。三年后,他却亲手砸碎了宝物抱头痛哭
青牛村,共九九八十一户人家,此村以放牛为生,山上遍地青草,绿树成阴。
在这个村子,住着这样一户姓牛的三口之家。
父亲半残不残,整日卧于榻上下不得地。母亲有着一张利嘴,靠与人吵架为生,凡是谁闹了矛盾,行,找她去,给点碎银,她能将死的说成活的,有理变成无理,最终说得对方连跑带哭。
这样一对奇异组合,却生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名为牛七娃,此名为正名,非小名。
话说这牛七娃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每次出门放牛,回家时,总能从牛肚上取下一些东西,如:南瓜、土豆、红薯之类的。
面对如此状况,牛家二老非但不教导,反而来一句:“儿子做得好,下次应多藏些。”然街坊邻居找上门,却被牛妈的一张利嘴,通通骂了回去。
这日,牛七娃又出门放牛却遇见一件怪事。牛七娃如今年龄也就十三四岁,正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年纪,也是一个贪玩的孩子。
一个人放牛十分无趣,所以他常做一件事:就是将牵牛的绳子绑在半山腰的木桩上,任由牛在山坡边缘翻滚,看着牛打滚的样子,他兴高采烈的鼓手叫好,像是看一出表演。
然而,这一次,绳子断了,大牛直接向着山底翻滚了下去,这下可把牛七娃吓了个半死。
一头牛多值钱呐,万一回去爹娘见没了牛,还不把自己活活打死。他畏缩的望了眼深不见底的山沟,但还是咬着牙,一点一点滑了下去。
费了很大劲滑下去后,他正拍着小胸脯大口出气时,见着眼前的画面顿时傻眼了……
这——两头一模一样的牛趴在地上,连绳子都一样,而在两头牛的中间,摆放着一口瓷缸。
他确定这不是眼花,经过一番思虑后,仔细观察起瓷缸来,只见这瓷缺上有一道极大的裂缝,像是随时都会碎裂般。又苦思了一小会,他决定尝试一下,将受伤的大牛赶进缸口与地面平行的瓷缸中,由于大牛太大,只能进一小半个身子,然而在这时,奇妙的一幕发生了,只见一道白光忽闪,在场突然又多了一头牛,共三头。
牛七娃顿时两眼放光,脑海中只有三个字——发财了。
待他赶着一群牛回家时,村里人顿时轰动了,全都跑来围观,顿时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心里都有一个疑问——这牛七娃是从哪里弄来的一群牛。
这一吵闹,将还在石屋住着的牛家老老吵了出来,一看,吓了个半傻,随后便是狂喜。
这夜,牛家二老和牛七娃都没睡着觉,看着石屋内的那口已破损十分严重的瓷缸,顿觉不可思议。突然,一个念头在牛七娃脑海中迅速闪过,此物可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牛那么巨大都可以变,那碎银是不是也可以……
说着就做,牛七娃直接扔了一枚碎银在里面,“咣当”一声跳出来两块,两块抛出变成四块,然后反复继续……
牛家三口顿时眼珠都快掉出来了,心想,这下真发财了。
而他们也确实发了,没过几天,就搬到了县城,请了护卫,这还不满足,又过一年,已搬到了都城,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转眼间,牛七娃已十七岁,每日手持个鸟笼,吹着口哨,走着八字路在街上看上谁就调戏谁。而牛家二老也华服裹身,他二人有时十天半月都不一定见上一面,牛老爹花费重金请人将病给治好,现下,正不知在何处喝花酒,而牛大娘,也是养了无数个俊俏的公子。
话说呀——没钱花难受,钱多了难花。这一家三口正应了那句经典的古诗——千金散尽还复来。
又一日,这三人钱花光了,都回到家中站于瓷缸旁,一锭一锭金锭向着缸内扔。牛老爹兴致极好,哼着小曲翘着二郎腿向着缸内扔着金子,而牛七娃出去上了个茅房,回来后,顿时傻了眼,不知怎的,只见牛老爹和牛大娘互相打了起来,边打边骂,口中说的不外乎是——养狐狸精,养小公子之类的。
牛七娃想去劝架,但怕弄坏了瓷缸,这时,只见牛大娘被牛老爹按在瓷缸旁,被打得头破血流,而牛老爹却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
牛大娘火了,身子一斜就滑进了瓷缸,“咣当”一声,两个牛大娘出现,二人打一人,牛老爹自然是打不过。然后——牛老爹急中生智,也向瓷缸内一滑——
片刻后,府邸内全是牛老爹和老大娘的身影,牛七娃呆愣原地,转瞬,他多了上百个爹和妈……
”够了!“一声悲愤的大吼响起,牛七娃挤向被无数爹和妈包围着的那口瓷缸,吃力的抱起往地面一摔,”嘭!“缸碎,满屋的人顿时消失,只剩墙角鼻青脸肿的牛大爹和牛大妈不知所云……
缸没了,钱没了,只剩一座府邸,……牛七娃孤独的坐在散落一地的瓷片中央,抱头痛哭。
经过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三年,一座府邸换来的金钱终究是没能挥霍多久……
没多久,牛家三口又回到了青牛村,继续放牛……不知能放多久……
(故事完)